品格的培養-家庭教育是塑造孩子品格最早也最重要的一環
家庭教育對孩子品格培養起到很大的作用,對孩子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影響。一般被嬌慣的孩子缺乏自制(self control)的能力及獨立生活(independence)的能力,長大後的社會適應的能力會比較差;一個有視野的人,會在孩子小的時候,學會吃苦耐勞,培養出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;所以面對挫折及困難的時候,不會惶恐無助,而是自信堅強。 美好的品格是被感染出來的,而不是被教導的。所以栽培孩子時讓孩子身歷其境的生活、學會思考人生是很重要的;德國現在為了訓練孩子的品格,讓中、小學生在假期的時候到南美洲及非洲較貧窮的國家,過一段艱難的生活,鍛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;因為到一個貧窮的國家或地區生活,可以加深孩子對社會的了解,在貧與富的親自體會下,認真思考人生,學會同情弱勢的人,並且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。 品格教育不是道理般要求孩子死記硬背的,而是孩子在生活中體會,在心靈深處思考什麼是倫理道德;中華文化的四維八德的故事典範還不夠多嗎?重要的不是教條、道理,而是生活中的體驗、感覺,發自內心的共鳴。我們要孩子有宏觀的視野,建立完善的人生目標;我們更該讓孩子瞭解到如何自律?和怎樣融入社會?懂得團隊成員(Team Player)的重要。所以要學會熱愛生命(懂得體諒別人)、公正平等(橫諸於世同樣的標準,不要雙重標準),誠實(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)、守信(一諾千金的觀念)。 有位華人男士去德國探親時,一次在遊覽動物園途中去了趟洗手間。當他出來時,有一位德國女士攔住他問道:「可曾見到一個小男孩在洗手間裡面?」她說兒子進洗手間很久了,到現在還沒有出來。 這位華人想起剛才確實聽到洗手間裡有聲音,於是回頭進去找,在洗手間最裡面的位置,他看見一個小男孩正在認真地修理水箱的拉杆。...